永利-www.yl23455.com|中国·官网首页

教育教学

上海理工大学孔祥勇教授参与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系统科学”课程授课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0-11

1010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孔祥勇教授进入2022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系统科学”课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医工交叉融合——数智赋能医药新质生产力”的讲座。孔祥勇教授毕业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信息工程系硕士生导师,并任Biomedical Engineering Communications (BMEC)期刊编委, iRADIOLOGY期刊青年编委,Medical Data Mining期刊客座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为医疗大数据,医学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图片7.png


孔祥勇教授结合时下的“三明医改”和2024年诺贝尔奖的热点话题,引发了同学们对于现代医学学习与人工智能关系的思考,带领同学们畅想了未来人工智能赋能医疗服务的新模式。在医疗资源不平衡的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兴起为智能医疗提供了新的发展窗口,随着“新医科”理念的逐渐发展,社会需要一个能覆盖诊前、诊中、诊后,打通医院内外,囊括患者生命全周期的更加全面的医疗服务管理。而人工智能以其成本低,智能程度高的优势,将成为推动智能医疗的主力军。孔祥勇教授还介绍了其团队所研发的“脂肪肝分割算法”“lgA肾病辅助诊断系统”和“舌诊图像分割”等人工智能赋能医学影像研究案例,带领同学们了解医疗大数据辅助临床诊断和互联网医疗的概念。最后,孔祥勇教授用“产研学医”四个环节总结了当今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并鼓励同学们拓宽思路,做好交叉学科发展。

 

图片8.png


在提问讨论环节中,孔祥勇教授针对“医学生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挑战”的问题,热情解答同学们的疑惑。他鼓励大家积极学习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相关知识,广泛涉猎,用前沿的知识来武装自身,以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与竞争力。通过本次课程,同学们展望了医疗在数智赋能之下的广阔前景,对于如何在中西医结合领域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挖掘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图片9.png


                                   

撰稿:陈果依然,韩玉    审稿:刘铁钢